正在閱讀隨意書摘 (1) - 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:讀懂一本書只要100分鐘

隨意書摘 (1) - 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:讀懂一本書只要100分鐘

Egg Waffle

Egg Waffle

2022-01-01

Card image

一百分鐘讀三次

  • 第一次(十分鐘):查閱目錄和結尾、隨手翻閱以掌握結構
  • 第二次(四十分鐘):拿黃色螢光筆劃重點
  • 第三次(五十分鐘):最初的十分鐘拿紅色螢光筆劃出重中之重,剩下三十分鐘集中閱讀紅色的重點部分,並於空白位置用一到兩行寫下對文章的印象和感想、對作者的疑問、個人得到的啟發、你推導出的結論等

五種閱讀模式

  • 策略性閱讀:選擇自己需要的書
  • 效率性閱讀:快速反覆閱讀,節省時間
  • 有效性閱讀:掌握要點,記住內容
  • 主體性閱讀
    • 要先有自己的觀點,透過閱讀改進自己的觀點
    • 重視自己的詮釋,把學到的知識轉換成自己全新的說法
  • 實踐性閱讀:不只是吸收知識,還要活用在生活中

一百分鐘讀三次的十大策略

  1. 選書的技術
    • 先判斷你現在到底需要什麼?
    • 寫出當下的三大需求
    • 確認標題或封面、書腰,看看作者的學經歷能否滿足需求
  2. 一開始先掌握整體架構
    • 仔細確認目錄
    • 確認各章標題和整體內容
    • 了解全文的宗旨和架構
    • 掌握架構後,就能了解哪裡有寶貴的建議
    • 跳過沒興趣的部分
    • 未來有機會派上用場,但目前還用不到的部分也先跳過
  3. 決定要花多少時間看哪一本書
    • 閱讀前,先決定要花多久的時間把書讀完
    • 先設下期限,遇到不懂的地方才會直接跳過
  4. 設定閱讀目的和策略
    • 弄清楚自己閱讀的目的
    • 沒有策略就不會有方向,如同爬山前沒預做準備
  5. 要有主體性,不要被動吸收知識
    • 作者的指引當作參考就好
    • 相信自己的直覺
    • 閱讀方式要符合自己的目的
  6. 抓住重點
    • 目錄、圖片、圖表、線圖、序言、結語,是要先看過的重點部分
    • 每章的開頭和最後都要閱讀,節錄重點。
  7. 了解內容的脈絡
    • 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背景
    • 了解主題脈絡
    • 掌握作者真正想傳達的宗旨
  8. 畫線寫重點,跟作者共同創作
    • 畫重點
    • 書就是拿來寫下個人感悟的
    • 用自己的話,寫下比作者更有內涵的文句
  9. 抒發己見的方式
    • 以投稿的心態寫下書評
    • 要歸納三大重點
    • 把讀書獲得的知識分享出去
  10. 試著分享,教學相長
    • 寫下自己的感悟,學習效果會更好
    • 教導其他人,整個學習過程才算完整
    • 重新思考說明的方式,讓對方更容易理解
    • 理解內容後,再用心思考表達方式,理解程度將遠勝於一般學習方式

其他要點

  • 一本書只有兩成是重點(重覆出現的概念),其餘八成是鋪陳/論證
  • 商業書和論文一樣,結論都能歸納成十行短短的文字
  • 不必對跳著讀感到愧疚(反正不可能記下整本書,跳過不重要的部份,找出並記住重點就好了)
  • 有閱讀不等於會思考(叔本華:讀書是銀箔,思考才是純金。被動讀書只是戴假牙)
  • 不要浪費時間瀏覽無謂的網路訊息,在書中才找得到焠煉過的優良資訊(作家和編輯共同創作的,書中的內容都有依據,也有經過查證)
  • 讀書要給自己訂下明確目的和時限(閱讀不是時間花越多越好)
  • 心態決定境界,精神力是決勝關鍵
  • 知識純粹是材料,知性則是食譜,實際下廚的經驗才是智慧
  • 養成閱讀習慣(花愈少時間讀書,愈容易養成閱讀習慣)
  • 遇到不好的書,需要放棄閱讀的勇氣(堅持沉沒成本的人不會成功,應該要重視機會成本,一發現有問題會立刻改變行事方法)
  • 要勇於發表意見,常保人生的主導權並培養創造解答的能力(培養AI無法取代的競爭優勢)
  • 脫出熟悉的舒適圈,產生嶄新的思維
  • 踏入博雅教育的領域,接觸自己不熟悉的領域(不要接受社會劃下的界線)
  • 學習新領域,至少讀三到五本書
  • 從三個角度試圖了解一件事
    1. 關鍵概念
    2. 關聯性(串聯關鍵概念)
    3. 全體性(學習其他不足的部分,進步到理解全體的境界)
  • 讀原典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其撰書原因
  • 盡量去書店買書(保護書店的文化、偶然邂逅一些打動你的書)
  • 當你在說話時,一定要放入你的感情和心意,讓對方感受到才行。接收別人的語言時也一樣,不要只看字面上的訊息,要感受言語中的情感,以及言語無法徹底表達的意念
  • 有煩惱或不安的時候,不妨找人商量或寫成文字,這麼做可以把不具體的感受視覺化、聽覺化,並從客觀的角度來反思
  • 讀完書再去教導其他人(主動式學習):鍛鍊出看透事物本質的歸納能力,能夠在五到十分鐘內,告訴其他人重點何在
  • 上完課一定要提出三個疑問和感想
    1. 思考作者撰寫這本書的用意
    2. 思考這本書最關鍵的內容是什麼
    3. 思考書中內容如何應用在生活中,以及身為一個研究者,對這本書有什麼疑問或想法
  • 跟朋友見面時,先說出自己看了什麼好書,問對方有沒有興趣知道
  • 把抒發己見當成閱讀的目標,不需要幹勁也會想要努力

作者書目/電影推介

  • 古典書目(受不同時代的人檢驗並留存下去)、學術書、哲學書(為人生打下骨幹和提升個人素養)
  • 小王子(從故事中領悟不同道理)
  • 岩波文庫
  • 三島由紀夫的《葉隱入門》(兼備感情和高超的理性)
  • 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的《論生命之短暫》
  • 尼采的著作(文字好懂,但要特別留意一些較為瘋狂的言論)
  • 差利·卓別靈的《摩登時代》

此文章撰寫自
Egg Waffle

Egg Waffle

@egg_waffle

Movie Lover, Battlefield Fan.